Jing Liu
  • Home
  • Projects
  • Personal
  • Blog

从零开始学摄影:24天摄影日志(上篇)

7/17/2014

3 Comments

 
前言

虽然日常的科研课题经常要和各种 “高端相机” 打交道,但是从来没有好好地琢磨 “摄影” 这件事。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手上的装备很牛逼,光线很好,景很美,老婆却不让你给她拍照!!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啊。。。

于是我本着 “拍的张数越多,好照片出现概率越大” 的原则,决定启动一项 “24天摄影日志” 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每天用相机拍出至少一张好看的照片,连续拍24天。

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拍就拍的计划,事不宜迟,计划从今天就开始执行!


Day 1

这正巧是我们第一天踏上欧洲大陆,来到苏黎士这个陌生的城市。
虽然旅途漫长,时差颠倒,但我还是决定计划从今天就开始。
Picture
看似简单的计划,认真执行起来都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一,想在摄影技术很烂的情况下,拍出入眼的照片,一定要找到给力的背景。我们步行约30分钟来到一处公园,静谧的湖面映着树影,还有各种水鸟,点个赞!

二,比较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女主角表情很自然,似笑非笑,若有所思,人物轮廓清晰

三,量变引起质变,为了挑一张自己稍微满意一点的照片,至少拍了有几十张吧。


Day 2

稍稍安顿下来,我俩就不安分,跑到了苏黎士的市中心。虽然接下来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这个城市度过,我们还是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苏黎士湖”—— 这个我们在地图上来来回回看了无数遍的一片蓝色。
Picture
其实第一天下飞机的时候,我就被瑞士的云深深地震撼到了。纯净天蓝的背景之下,这一朵朵云显得特别有层次感,立体感。我估计这是因为苏黎士 “水汽比较足” 的缘故吧。城市中心有这么大一个 “苏黎士湖”,阳光又如此充足,大量的水蒸气升到天上就成了一朵朵云。

湖的一端就是一个老城区,如今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也就是围着老城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吧。从苏黎士湖发源的几条小河穿梭于城市之间,两岸绿树成荫,水鸟在其中嬉戏,人们也在清澈的湖水里泡着,游泳。河流渐行渐窄,城里的白领上班族居然都端着午饭跑出来坐在河边泡脚聊天!这样的生活真是惬意!

关于照片:
一,比较满意的是把 “阳光从云缝中洒下” 的感觉拍出来了。这张照片用 Photoshop 稍微处理了一下,主要是增强对比度,让天显得更蓝,云的层次感和轮廓线条更加突出。

二,构图还行,前景能看到船只,小木屋,屋顶的一抹红色,两侧几片树叶。

三,不满意的是没有拍出视野广阔的感觉。当时穿过一小片树丛看到这片湖的时候,那心情,简直就是豁然开朗!要是有一个更广角的镜头就好了。(关于广角镜头和视野的原理讨论)


Day 3

今天稍微吐槽一下苏黎士的物价。

苏黎士似乎常年被评选为世界上物价最贵的城市之一,并且这里的东西贵的方式,让人很不适应,即便我们前几年所生活的城市也都是以 “生活成本” 高出名(纽约,加州湾区,北京。。。)

苏黎士的这种贵让人窒息,因为贵的东西都是基本生活所需的东西:鸡蛋啦,肉类,公共交通。。。6个鸡蛋5瑞士法郎(约等于35块人民币),普通餐馆里点菜吃一顿的话人均要30瑞士法郎吧(约210块人民币),公交单次最便宜的票4.2瑞士法郎(约等于人民币29块)。。。

你说房价贵吧,你住小点儿;油价贵吧,就少出远门;这生活基本品贵吧,代表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贵,就是不想让你在这个城市混的感觉。。。

于是乎,这张 “帮老婆涂指甲油” 的照片诞生啦!
Picture
为了马上就要开始的 “西班牙蜜月旅”,自然要武装到指甲,还必须是斗牛士配色 =)

东西贵就自己动手,帮老婆涂指甲油不仅省钱还增进感情,效果还这么赞,哈哈!

关于照片:其实拍人像一大关键点就是 “背景虚化”。至于为什么人类这么喜欢 “背景虚化” 的照片呢?主要是因为这很接近人眼自身的工作原理呗。人眼在观察世界的时候,目光也是对焦在某个平面上。在把关注的物体看得很清晰的同时,周围的环境在人眼的余光中被虚化。“背景虚化”的照片很符合人眼的习惯,于是显得很自然,很美!


Day 4

梦寐以求的“西班牙蜜月之旅”从今天开始。

欧洲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像童话故事般地存在,而我们也不例外。而西班牙则是其中最诱人的篇章:热情奔放,狂野张扬,内心却带着一股淡淡的悲怆和忧伤。

之所以 “梦寐以求” 是因为 “策划已久”。在和蕾蕾谈恋爱的时候,就知道她很喜欢西班牙。七夕情人节,我送了她一本林达的《西班牙旅游笔记》作为礼物,她很喜欢。后来我也看了这本书,也爱上了西班牙。那时我们就约定,如果结婚了在一起,蜜月就去西班牙!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时而遥不可及,时而近在咫尺,我们很幸运能一起走到今天 。

中间经历了许多风雨,有空再细细回忆。但有梦想的日子就是幸福的,为梦想干杯!
Picture
格拉纳达是西班牙之旅的第一站。初来乍到,就有太多惊喜,难以一一道来。

夜游 阿尔罕布拉宫,清冷的月光下,无比精致的宫殿显得那么凄美。在那一瞬间,仿佛穿越回了摩尔人统治西班牙南部的时代;再一眨眼,所有国王士兵全部消失,只留下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宫供后人瞻仰。

深夜的西班牙依旧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夜里11点半,正是西班牙人吃饭喝酒的好时光。我们也来到一处小酒吧,体验一下西班牙人的夜生活。

最喜欢这张照片的光线,左边是冷冷的蓝色,右边是暖暖的橙色。女主角的脸微微侧向一边,光影凸显出脸部的轮廓,很柔和,表情甜美。葡萄美酒夜光杯,哈哈,把原本就很有情调的光线映射地更加精致。

P.S: 蓝橙配色,很多大片的电影海报都是这个风格哦!(这里有很多例子)


Day 5

既然来了西班牙,我们就入乡随俗,按着当地人的作息来:早上睡到12点半,出门沿着小街巷走着,进入一家小店吃早餐。点一杯最甘甜的橘子汁,外加一大片沾着新鲜番茄酱的长条烤面包片。

昨晚夜游阿尔罕布拉宫的兴奋尚未褪去,今天白天我们再度踏进这座宫殿。在格拉纳达的骄阳下,我们有机会更仔细地欣赏这精美绝伦的皇宫和花园。这是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的辉煌,仿佛夕阳的一抹余晖。

整面整面的墙壁都是 精美的镂空雕刻 ,如今在这儿享受王宫生活的,竟然是空中飞舞的鸟儿!昔日辉煌的摩尔人一声长叹,颇有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感觉。
Picture
这镂空的岩壁正是鸟儿们安家的好地方,不过拍鸟可真是体力活

1. 鸟飞起来,来无影,去无踪,等了半天才拍到这几只
2. 照片是挺清晰,这可是用 210 mm的长焦镜头拉到最近拍的,雕刻离地面挺远,肉眼看到的可没这么清晰
3. 长焦镜头的视野很小,要找准不停动弹的鸟再拍下来还是需要费点儿劲的

更多关于 “镜头焦距” 和 “视野” 的原理讨论,请参考这里。


Day 6

西班牙南部的 “安达卢西亚” 地区,有最著名的三个城市:
格拉纳达,科尔多瓦,塞维利亚

我俩仅仅在 格拉纳达 就玩了两天,并且只玩了一个景点:阿尔罕布拉宫
实在是太喜欢了,行走在宫殿里简直各种穿越。

虽然在 格拉纳达 呆了仅仅两天,然而今晨离开这里前往 科尔多瓦 时却已有些不舍之情。
不过没有关系,每一站都有绝美的风景,在 科尔多瓦 迎接我们的是:炸小鱼!
Picture
炎炎夏日,走进这家小店扑面而来一股清凉之风。绿油油的植物爬满扶梯,白白的墙壁上点缀着艳丽的小花盆。之前在林达的《西班牙旅游笔记》中就读到过西班牙南部最出名的炸小鱼,当时看的就直流口水。今天点菜的时候看到,毫不犹豫地就来了一个大拼盘!

其实科尔多瓦最著名的是这里的 基督 + 清真 混搭的大教堂,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最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很有层次感,镜头的景深运用的比较好:

前景是这张照片的主题,满满的一盘炸小鱼,从这个角度拍有一部分小鱼都虚化了,在镜头下有些扭曲,不过这样就显得份量很大;中景是女主角在很认真地给世界各地的好朋友写明信片,穿着挺有西班牙风情的布衣;背景是小店内绿油油的植物,透出一股清凉。

更多关于“镜头”和“景深”的技术原理讨论,请参考这里。


Day 7

塞维利亚  是我们在西班牙南部呆的最后一个城市。上午逛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大教堂,下午来到美得令窒息的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na)

虽然西班牙的行程已过半,但丝毫没有审美疲劳的感觉。
每个景点我们都逛的很仔细,慢慢地走,仿佛自己就在这个城市生活。

西班牙广场旁边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一幕处处可见。
Picture
照片中的小朋友胖嘟嘟的,跟公园里的鸽子一样可爱。他看到鸽子非常兴奋,一直跟着鸽群跑,扑向鸽子;他的奶奶总在身后追着,想让他安静一会儿,但这怎么可能呢?

没想到他还真就用肉肉的小手抓住了一只鸽子... 可见这里的鸽子有多不警惕!
当然那只鸽子最终没有被煮着吃掉,还是被放飞,回到空中。

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傍晚的光线很柔和,画面很和谐。
我是用长焦镜头远远地偷拍的,所以人物表情都很自然,没人意识到我的存在。
曝光时间仅四千分之一秒,这是为了捕捉鸽子飞舞扑腾的翅膀,在空中定格的画面。

如此短的曝光时间,画面会很暗,于是只好将ISO设为6400,光圈大小为  F/5.6

牺牲了画质,凝固了瞬间。

摄影的本质就是捕捉光,多少光会被记录下来取决于曝光时间,光圈大小,ISO 等...
更多相机技术原理的解释,请看这里。


Day 8

离开了最能代表西班牙传统特色的南部,我们来到 巴塞罗那 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巴塞罗那,是属于高迪的城市。这座城市几乎所有地标式的建筑都出自高迪之手:圣家堂,巴特略之家,桂尔公园,米拉之家 ... ...
Picture
“巴特略之家” 又是这经典中的经典,在见到它之前,我简直不敢相信楼房可以建成这样!更不能相信 巴特略和家人 曾经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居住生活。

我觉得高迪的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 “自成一套体系”

这栋房子就是一只生活在海里的大蜥蜴,屋顶是蜥蜴拱起的背部,下面有一排(如左下角所示的)骨骼造型的支柱,内部也有,是蜥蜴的骨架。也许只有亲眼看到才能体会到它的完美,从栏杆扶手到通风排水口,见不到一处棱角,非常精致而且实用,充满了设计感。

我不知道需要有多强的 “完美主义精神” 才能打造这样的作品,也许这诠释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倾注心血把一栋真实的楼房修建成只应该出现在梦境中的模样,也许这就是艺术吧。



《上篇》完成,有啥好建议和意见欢迎留言或者邮件交流:jingliu.exp@gmail.com
3 Comments
Cody Rogers link
10/13/2022 10:47:27 am

Stock suffer should Democrat case left western. Entire third you grow. Population lawyer mention add party join.
Arrive bar appear board. Thus strong attorney citizen beyond show build.

Reply
Raymond Rodriguez link
10/24/2022 04:46:06 am

Call ability news outside management beautiful long. Bit set factor where response.
Health surface floor still painting. Large he note beyond. Approach send receive none media western.

Reply
Minnesota Dating App link
11/22/2022 05:41:05 am

Great bloog I enjoyed reading

Reply



Leave a Reply.

    Jing's Thoughts

    Writing Helps me Think.

    Picture

    Archives

    April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Categories

    All
    亲人
    创业
    摄影
    沟通
    读博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Home
  • Projects
  • Personal
  • Blog